17條運營線路、總長465千米、工作日的日均客運量近1000萬人次,這些數據,構成了北京地鐵。
  “白牆、冷光、幾乎一樣的裝潢。”已在北京生活4年的郭嘉這樣評價幾乎每天陪伴自己3小時的地鐵。在不見陽光、沒有景緻的地鐵中,他很少關註周圍的環境。“無非就是涌動的人群和各種廣告牌,沒什麼好看。”
  在郭嘉的印象中,地鐵只有兩種顏色:白色和藍色。所以,當一片橙色出現在面前時,他眼前一亮。
  這是北京地鐵8號線南鑼鼓巷站里一面名為《北京·記憶》的藝術牆,牆上的4000多塊橙色琉璃單元體組成了一幅老北京的人物和場景剪影,比如遛鳥、拉洋車等。
  而地鐵里令人驚喜的變化,還遠不止停留在視覺上。
  “我竟然在惠新西街北口地鐵站里,聽到了音效非常清晰的、小約翰·施特勞斯的歌劇《蝙蝠》序曲。”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紀宴對記者說。
  古典音樂、裝置藝術、前衛藝術……越來越多的藝術形式正不斷走進地鐵的公共空間。中央美術學院、國家大劇院等藝術機構和院校也開始與北京地鐵合作,讓地鐵轉變姿態,變得越來越有“藝術範兒”。在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、主持設計《北京·記憶》的王中看來,“藝術在逐漸降低飛行高度,走向大眾”。
  據王中介紹,北京地鐵的公共藝術實踐分為三個階段:
  第一階段是在上世紀80年代,北京地鐵2號線的四個車站內出現了反映改革開放初期人們文化訴求的壁畫。
  讓王紀宴印象最深刻的作品,是地鐵二號線建國門站的瓷板壁畫《天文縱橫》。“當時,我單位就在建國門附近,每天等車時常常看這幅壁畫,對它非常熟悉。”
  第二階段則在2000年之後,當時的北京機場線、五號線、四號線等線路中紛紛出現了一些與地域文化背景相適應、與地鐵交通節點環境相協調的藝術品。
  如今,地鐵公共藝術實踐進入了第三階段。藝術介入地鐵公共空間的方式和地鐵公共藝術的創作理念,趨於 “讓藝術激活空間”,使藝術不再保持“靜態”。
  強調與公眾的互動,是王中認為地鐵公共藝術應該具備的特質。《北京·記憶》就是這樣一件作品。“它是一個互動的裝置藝術作品,是對老北京文化記憶的追尋記錄,牆面中人物剪影的內部由無數個琉璃塊組合而成,琉璃塊的內部暗藏有作者收集、徵集到的北京老物件,在每一個老物件的背後我們放置了一面可以反射的鏡子。在地鐵空間中,人們在快速行走時可以清楚看到一些老北京人物形象,停留下來仔細觀察,又會發現作品中暗藏的內容。”該作品的創作者之一武定宇這樣介紹。
  儘管《北京·記憶》已展現在公眾面前,可它仍是件“未完成”的作品。目前,創作團隊仍在持續徵集老物件,任何一個乘客都可以貢獻出一枚徽章、一張糧票、一枚頂針甚至一張黑白老照片放進琉璃盒中,只要它記錄了你的一段時光記憶。在王中看來:“任何小物件都可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。”此外,每個老物件都可能擁有自己的二維碼。通過手機掃描,大家可以閱讀該物件背後的故事並觀看相關視頻。
  王中記得美國著名作家愛默生說過:城市是靠記憶而存在的。王中認為,當地鐵成為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,用它去展示有關城市的記憶再合適不過。他說:“如今,人與人之間的友善、本真沒有了,我們這代人還能存有一些過往的美好記憶,再過20年、50年,大家會慢慢淡忘這些鮮活的情感。”
  因此,王中希望能借助地鐵龐大人流形成的影響力,將老北京記憶的種子植入人們心中,喚起人們對於老北京人文生活的情感與回憶。
  在成為城市記憶載體的同時,地鐵公共藝術也將公眾與藝術的距離拉得更近。
  “其實某種意義上說,地鐵藝術如果能實現與大眾的溝通,那麼它已經超越藝術本身,在藝術觀念上非常前衛。而當它‘落地’時,又跟老百姓貼得那麼緊密。這就是地鐵公共藝術的獨特之處。”王中認為,地鐵公共藝術不是高高在上,它區別於博物館、美術館,它是可見、可觸的。
  在王紀宴看來,從貼近乘客的角度講,古典音樂更有優勢。“音樂的公眾性一度被忽視,古典音樂也被認為是與當下的大眾文化存在距離的。其實音樂是不用翻譯的藝術,容易被聽眾接受,而在地鐵中播放,其成本也低,受眾更廣。”王紀宴認為,事實上,讓古典音樂走進大眾是有障礙,包括成本、環境等,而把地鐵變為一座“流動的音樂廳”,恰恰打破了這些空間、時間的局限。
  無論是變身音樂廳還是美術館,地鐵公共藝術理念都在不斷更新,藝術的作用正不斷凸顯。在藝術家們看來,在地鐵公共空間中,乘客和藝術家還需要有更多的話語權。
 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任世民說:“地鐵目前最大的問題是,太多廣告占據了公共空間。商業廣告充斥在地鐵中,其色彩、光線都在干擾乘客的視覺,甚至很多導向標誌都受到影響,更不用說對藝術品的影響了,這成為一個污染點。”
  任世民認為,地鐵應用更多的公共空間服務乘客,其設計和裝飾都應該以關註乘客的感受為前提。“在地鐵的有限空間中,為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員流動的需要,藝術品的設置應以不占或少占地面空間為宜,平面藝術形式為首選。”任世民說。
  經歷了打造地鐵公共藝術品的過程,藝術家們有個切實建議:為確保地鐵公共藝術能更好地呈現,地鐵從建設之初就應讓工程師、建築師、藝術家共同參與討論。
  “如果藝術家只能在地鐵建成後再創作公共藝術作品,其設計就變得‘被動’,形成不了文化的性格。”任世民說。
  如今,《北京·記憶》的徵集已近尾聲,很快你將在地鐵中看到一個由乘客集體“創作”的藝術作品。王中期待有更多乘客在地鐵中分享藝術和生活,就像他設計的那些透明盒子,封存的不僅是個人記憶,也是城市記憶,他們是乘客,也將是創作者。  (原標題:打造北京地鐵的藝術範兒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f62pftbq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